5月20日晚,由音乐学院教师杜娇娇指导的,“音符里的思政”系列之“心弦”筝乐团专场音乐会在音乐厅举办。音乐学院钢琴与器乐教研室主任胡世红以及学校师生代表共同观看了本场音乐会。
古筝,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承载着干年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它以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深沉的情感。
音乐会由古筝重奏曲《蝴蝶泉边》拉开序幕。这是一首深受欢迎的经典民歌,原为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1959年),由雷振邦作曲。其旋律优美清新,充满云南民族风情,描绘了大理蝴蝶泉的自然美景与浪漫意境。演奏中,师生注重各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与互相配合,多个声部通过不同音域的配合,展现了泉水潺潺、蝴蝶翩跹的生动画面。

《蝴蝶泉边》
一声部:武奕璇 二声部:许玲菲 三声部:张珂菡 四声部:万静怡
第二首曲目现代作品《晚晴》由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邓翊群创作。作品描绘了盛夏的海岛在快雨时晴的气候影响下,白沙、椰林、碧浪、晚霞之间形成变化万千交相辉映的无限美景,乐曲在温婉与灵动间转换,彷如一幅令人神往的热带风情画卷。

《晚晴》演奏:周子清
第三首《箜篌引》,是作曲家庄曜于1999年创作的现代古筝曲,灵感来源于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诗作。演奏者以古筝韵律重现了李凭演奏箜篌时产生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

演奏:许玲菲
第四首《醉京斓》是青年古筝演奏家詹倩于2017年创作的筝曲。这首筝乐作品融合了京剧音乐元素与江南地方音乐元素,展现了古典戏曲之美,同时蕴含了传统音乐的现代创新理念,体现了新时代音乐中的传统遗存。演奏者张弛有度的弹奏,为大家呈现了京城的繁华和色彩斑斓的景象。

演奏者:武奕璇 艺术指导:郑鹏程
第五首曲目《彝族舞曲》融合了彝族“跳月”“烟盒舞”等民间歌舞元素,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节奏,生动地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舞蹈特色。旋律欢快,如同;节奏鲜明,演奏者把火把节上人们尽情欢舞,热烈而奔放的画面演绎的灵动而富有感染力。

一声部:周子清 二声部:任芳佩 三声部:刘嘉辉
第六首曲目《雨莲花开》以传统筝曲《出水莲》的核心音调为素材,在保留核心音调基础上创新发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结合,演奏者们以古筝与钢琴之间的对话,展现出当代筝乐发展在乐器表现力、演奏技术和曲目创新等方面的包容性,生动展现莲花在风雨中或动或静、玉洁冰清且坚韧不拔的形象。

演奏者:许玲菲 艺术指导:胡世红
第七首《行者》是魏军于2015年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创作灵感来源于龟兹音乐《婆罗门引》,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了“行者”踏上丝绸之路寻找消失了千年的龟兹古国的故事。悠扬的琴声重现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以及龟兹音乐的独特风格和西安鼓乐的深厚底蕴。

演奏:周子清 打击乐:王世哲
第八首《定风波》是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邓翊群于2015年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乐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演奏者通过现代古筝演奏技巧表现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独特魅力。

《定风波》演奏:武奕璇 艺术指导:郑鹏程

音乐会结束后师生交流合影留念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本次音乐会不仅为广大师生展现了一场古筝艺术盛宴,而且是专业课教师将专业学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成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用琴声表达了自己在提升艺术表现力方面的探索与追求的同时,展示出在知识学习和实践表演中,自觉领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