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音乐学院在艺术楼205教室举行第三届“教学节”系列之公开课、示范课观摩活动。副院长杨辉出席了本次活动。

第一阶段教学公开课由钢琴与器乐教研室教师张中卿讲授课程《钢琴》。张中卿融合社会学、美术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对莫扎特和贝多芬音乐作品在行为、性格以及信仰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抽象性、音乐的受众群体和音乐的张力三个问题进行思考,授课通俗易懂,气氛活跃。

第二阶段说课展示由声乐与舞蹈教研室教师赫思思带来关于课程《舞蹈》的教学介绍。她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课堂设计,生动演绎了舞蹈课的课堂教学魅力,并分享了自己总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四步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单一练习法和纠正鼓励法。通过四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学生们能够全面且系统地学习维吾尔族民间舞的独特风格,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表演能力,还能有效助力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阶段教师研讨交流,十多位教师围绕本次活动内容纷纷发言,分享感受与收获,普遍认为一方面活动中老师们展示的教学过程流程标准,内容丰富,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教学思考成果的机会,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精进与提升,另一方面,举办此类活动十分必要,能够促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交流和探讨,给老师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最后,杨辉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对两位教师的精彩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张老师的课程巧妙地将音乐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体现了跨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赫老师的舞蹈说课,则以其清晰的教学逻辑、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展现了舞蹈教育在传承文化、塑造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杨辉强调,教学节活动不仅是老师们展示教学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更是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契机,她希望大家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数字技术,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质量和成效。